跳到主要內容區

黃光廷

12

黃光廷

助理教授


研究室名稱:都市空間分析與再現研究室
研究室位置:設計館 451-1、256
電話:02-27712171 #2927

E-mail:kthuang@ntut.edu.tw

 

 

學歷背景
  • 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學博士
  •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研究領域
  • 都市型態研究
  • 空間人流群聚與行為分析
  • 都市活化再生
  • 建築類型演變與意義生產
  • 建築設計教學實踐研究
主持研究計畫
  • 2023,自然災害之間接衝擊評估研究: 關鍵設施之可及性分析
  • 2023,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 原住民部落安居構築與綠色樂業(協同)
  • 2022,應用語意分割於都市街景影像可步行性分析
  • 2022,空間的感知與再感知:應用沉浸式體驗技術於基地分析與建築設計之整合性教學實踐
  • 2022,步行空間設計準則評估研究
  • 2021,蘆北水岸發展概念規劃研究
  • 2021,行動協作式學習於建築設計教學之應用與創新-以設計工作營為平台 
  • 2020,蘆北水岸發展概念規劃研究
期刊論文
  • 2023, Eyes on the Road: Wrist-Worn Vibrotactile Navigation System for Cyclists to Reduce Distractions in Traffic. IxD&A Journal, 54, pp. 134-146.
  • 2021, A Design for Wayfinding: Developing a Mobile Application to Enhance Spatial Orientation at Taipei Metro. Applied System Innovation, 4(4), 91. 
  • 2021, Mapping the Hazard: Visual Analysis of Flood Impact on Urban Mobility.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41(1), pp. 26-34. 
  • 2018,探索建築設計教學行動中的反思性。建築學報,第106期增刊,頁25-44。 
研討會論文/國外
  • 2023, Assessing the Effe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Flood Occurrence: The Case of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7/16-21.
  • 2023, The Development of A Map-Based Application for Enhancing the Wayfinding in Night Marke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7/17-19.
  • 2023,Novel Spatial Interaction Method for Viewing Ancient Chinese Scroll Painting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7/17-19.
  • 2022, A Mobile Application Presenting Hidde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Sites in Augmented Reality. 2022 IEEE 11th Glob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GCCE), 10/18-21.
  • 2020, Between Vulner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Evaluating the Flood Impact on Urban Road Network.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9/26-10/2.
  • 2018, Assessing the Adaptive Reuse of Heritage Buildings: The Case of Taip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of the Past: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Asia, Kyoto, Japan: 8/7-8.
研討會論文/國內
  • 2023,運用視域與影像運算分析探討捷運站內之尋路環境。2023第十九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3日。
  • 2023,應用可及性分析探討淡海新市鎮之發展變遷。2023第十九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3日。
  • 2023,從臺北市自行劃定更新單元組成樣態探討影響都市更新之紅利因素。第35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7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高雄:國立高雄大學,5月27日。
  • 2023,運用空間型構評估水災對都市路網之影響:以雅加達為例。第35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7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高雄:國立高雄大學,5月27日。
  • 2023,應用型構理論進行空間組構分析-以老人照顧機構為例。2023跨域創新設計整合國際研討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3月24日。
  • 2023,都市化進程中廟宇在其周圍街區之空間角色變遷研究:以大稻埕為例。2023「數位轉型X設計元宇宙」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3月17日。
  • 2022,運用行動協作式學習於工作營教學之行動研究。2022後疫情時代教學創新示範國際研討會,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5月20-21日。 
  • 2022,運用空間型構理論分析都市結構緊密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第34屆建築研究暨設計成果發表會,桃園:中原大學,6月18日。 
  • 2022,行動協作式學習於建築設計教學之應用與創新。110年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會,高雄:高雄國際會議中心,8月23-24日。 
  • 2022,空間型構視角下新竹市清治至日治時期之都市發展。2022年第十八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11日。 
  • 2022,廟宇空間區位與都市發展進程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2022年第十八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11日。 
  • 2022,臺北市夜市區位及都市空間結構之研究。2022年第十八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11日。 
  • 2022,以空間型構理論探究開放性校園與周圍社區環境之空間整合效益-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2022年第十八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 6月11日。 
  • 2022,運用空間型構理論探討不同交會模式下的捷運轉乘站之空間型態與尋路行為。後疫情時代-轉型與進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3月11日。 
  • 2022,行人徒步區之空間結構與活動分析研究以西門迪化街與華陰街為例。後疫情時代-轉型與進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3月11日。 
  • 2022,捷運周邊街道路網可步性研究-以臺北捷運忠孝新生站為例。後疫情時代-轉型與進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3月11日。 
  • 2022,複雜網絡理論視角下的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後疫情時代-轉型與進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銘傳大學,3月11日。 
  • 2021,以空間型構理論探討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網絡。2021年第十七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 6月5日。 
  • 2021,日常都市主義視角下之台北街道空間分析。2021年第十七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5日。 
  • 2021,空間型構視角下之捷運周邊環境可步行性研究。第33屆建築研究暨設計成果發表會,台中:東海大學, 5月29日。  
  • 2021,應用空間型構理論探討影響捷運車站尋路行為之空間元素 : 以臺北捷運忠孝新生站為例。第33屆建築研究暨設計成果發表會,台中:東海大學,5月29日。  
  • 2020,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發展之型態分析。2020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住宅學會、中華城市管理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台北:臺北市立大學,12月5日。 
  • 2020,人行立體連通系統對都市區域活動之影響分析:以臺北市信義商圈空橋系統為例。2020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住宅學會、中華城市管理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台北:臺北市立大學,12月5日。 
  • 2020,共同住宅之公共空間動線與視域分析。中華民國營建工程學會第十八屆營建產業永續發展研討會,苗栗:國立聯合大學, 12月4日。 
  • 2020,臺北市空間形態構成與演變之研究。2020年第十六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6日。 
  • 2020,極端氣候下之都市路網密度與防災避難分析。2020年第十六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新竹:中華大學,6月6日。 
  • 2020,高密度都市環境中人行立體連通系統之可及性分析。第32屆建築研究暨設計成果發表會,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5月17日。  
開授課程
 
  • 大學部: 建築設計/電腦輔助繪圖/敷地計畫學 建築社會計畫/空間、場所與社會實踐
  • 研究所: 都市設計與實習/都市空間分析與再現/ 空間分析與設計專題
榮譽獲獎
  • 2022,第3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6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優秀研究成果發表獎 
  • 2021,第二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楷模獎 
  • 2019,系級優良導師 
  • 2019,系級優良導師 
  • 2018,系教學優良導師 
主持教學活動
  • 2023 第十二屆亞洲建築新人戰/工作營(受AUA Association(社) アジア建築集合体、財團法人九典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委託)
  • 2023 第十八屆全國規劃系所實習聯展(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委託)
  • 2021 Cities With(in) Virtual City Science Summit (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辦)
  • 2020 東南亞都市主義設計工作營(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建築學院合辦)
  • 2018 東亞大學城市建築工作營(與日本熊本縣立大學合辦)
  • 2017 傳統X現代建築調查工作營(日本金澤市移地交流)
競賽指導
  • 2023,指導吳昭儒、楊育凱、謝馥如同學參與「亞果青灣山城2022VILLA國際競圖」獲入圍獎
  • 2023,指導吳昭儒、楊育凱同學參與「永樂街招-Re-Imagine the Street Life永樂街區生活願景 提案學生競圖」獲入圍獎
  • 2023,指導余娉茹同學參與「2023 第十二屆亞洲建築新人戰」獲選進入台灣代表選拔賽決選
  • 2022,指導曾瀞儀、官念孜、鄭韻翎、吳若榆同學參與「111年度中華民國都市計畫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優秀規劃獎」獲創意設計獎 
  • 2021,指導曾瀞儀、官念孜同學參與「2021青年景觀競賽」獲第一名 
  • 2021,指導鄭韻翎、吳若榆同學參與「2021青年景觀競賽」獲第二名 
  • 2021,指導羅謙同學參與「艋舺公園願景工作坊暨提案競賽」獲第二名 
  • 2021,指導黃孟儒、周孟言、羅元柏、鄧雅今、林季瑩同學參與「2021住都盃挑戰賽-高齡社會下的共好生活提案競賽」獲第四名 
  • 2020,指導張哲銘、洪渝婷同學參與「2020年兩岸美麗鄉村民宿設計網路邀請賽」獲三等獎 
  • 2020,指導羅謙、蔡毓慈、蔡宛蓁、陳俞蒨、徐縵妮、顏芷宣參與「2020第十五屆全國規畫系所聯展」獲佳作獎 
  • 2020,指導褚紘齊同學參與「2020年兩岸美麗鄉村民宿設計網路邀請賽」獲入圍獎 
  • 2018,指導張子萌同學參與「第六屆特力家居盃全國室內設計競圖大賽」獲優選獎 
  • 2018,指導李楠同學參與「第六屆特力家居盃全國室內設計競圖大賽」獲優選獎 
  • 2018,指導黃婉寧同學參與「第六屆特力家居盃全國室內設計競圖大賽」獲入圍獎 
  • 2018,指導金亦戎同學參與「第六屆特力家居盃全國室內設計競圖大賽」獲入圍獎 
指導學生論文
  • Stepanus Andi Saputra. A Study on Flood Impact Evaluation Using Space Syntax: The Case of Jakarta
  • 2023,鄧雅今。萎縮都市趨勢下以空間型構理論分析建構都市緊密程度之評估模型—以臺南市為例
  • 2023,官念孜。開放式校園規劃之空間分析與評估研究: 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為例
  • 2023,曾瀞儀。探討都市開放空間規劃中之可及性與可步行性: 以新竹市為例
  • 2023,鄭韻翎。夜市區位、空間結構與型態分類分析:以臺北市與士林夜市為例
  • 2023,簡圳宏。臺北市都市更新紅利因素影響透天型及公寓型更新單元組成樣態之研究
  • 2023,吳若榆。都市化進程中廟宇與其周邊街區之空間結構變遷研究:以臺北市與大稻埕為例h.ntut.edu.tw/platform/home.php#mobilepgpermt
  • 2022,徐縵妮。從日常都市主義到空間型構:台北市行人徒步區之空間結構與活動分析研究 
  • 2022,羅元柏。運用複雜網絡理論與空間型構探討臺北捷運網絡之空間構成與幾何型態演變 
  • 2022,周孟言。應用空間型構理論探討臺北捷運轉乘站之室內空間構成與尋路行為 
  • 2022,黃孟儒。運用可步行性階層模型評估捷運周邊步行環境: 以臺北捷運忠孝新生站為例 
  • 2021,楊傑任。應用空間型構理論於共同住宅之 空間構成分類研究 
  • 2021,羅謙。極端降雨情境下之都市路網與防災避難系統受災分析 
  • 2021,蔡宛蓁。都市人行立體連通系統之空間構成與人流引導研究 
  • 2021,蔡毓慈。空間型構理論視角下之臺北市空間構成演變分析 
  • 2021,鄭婷。應用類神經網路強化台灣地震損失評估系統之研究—以台北市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為例 
  • 2021,Martin R. Mendy。Making Banjul a Smart Sustainable City: Lessons from Barcelona City 
  • 2021,許予瑄。從逕流分擔探討氣候變遷下空間規劃與水患治理整合策略之研究 
研究室成員
  • 劉苡芊/朝陽科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建築系
  • 楊育凱/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
  • 吳昭儒/朝陽科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建築系
  • 謝馥如/朝陽科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建築系
  • 吳采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 謝暐泓/廣州暨南大學建築學系
  • 黃上芙/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 吳宜君/銘傳大學都市與防災學系
  • 官念孜/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