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吳南葳

123

吳南葳

助理教授


建築設計與理論、東西方建築史、建築構築理論與物質文化、建築構造史、文化資產修復實務、閒置空間再利用規劃

研究室名稱:建築史與構築理論研究室
研究室位置:設計館 551-2
電話:02-27712171
研究室分機:#2926

E-mail:nwwu@ntut.edu.tw

 

 

現職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背景 •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哲學博士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歷史與理論組碩士
•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主要經歷

•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 (2023.11.~2026.11.)
•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編輯委員 (2023.9.~2024.12.)
• 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理事 (2022.5.~2024.5.)
•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秘書長 (2020.9.~2023.11.)
•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2017.8.~2020.1.)
•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經理 (2014.4.~2017.7.)
•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2012.7.~2014.3.)
•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2012.8.~2013.7.)
•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研究助理 (2002.9.~2013.6.)
• 2012文化資產與文化創意城市國際研討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協同主持人,2012
• Edinburgh Architectural Research 期刊 vol.32 編輯群,2009
• Edinburgh Architectural Research 期刊 vol.31 編輯群,2008
• ‘Density Inside Out’ 研討會工作人員,2007
• 英國愛丁堡大學建築研究所 Prokalo 系列演講工作團隊,2005~2009

主持、與談、評審、翻譯、學術委員經歷 •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年度研討會,木質文化資產的真實性:東亞視野的跨境與鏈結論文發表與談人,2023
• TEAM20 兩岸建築與規劃新人獎評審(兩岸城鄉統籌規劃暨産業聯合會), 2018
• 2017海峽兩岸中生代建築史與文化遺產論壇學術委員,2017
• 臺灣建築學會第二十五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發表主持人,2013
• 第十五屆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TICCIH)隨行翻譯,2012
•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of Young Academics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in Europe 第二屆歐洲台灣青年學者人文社會學會年會與談人,2008
交流經歷 交流評圖:
• 「創設大稻埕:文化創意與歷史性都市紋理如何融合共存?」淡江大學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共題交流(校主辦人,因COVID-19三級警戒維持共題、取消共評),2021.4.~2021.6.
• 「大橋頭新公共住宅暨社區圖書館設計」馬來西亞拉曼大學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共題交流(校主辦人,線上),2020.11.~2021.1.
• 「齊東街設計師聚落」中華大學與中國文化大學交流評圖(校主辦人,臺北),2019.1.
• 「忠義教育社福園區」淡江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聯合交流評圖(校主辦人,臺北),2018.1.
工作營:
• NTUTXARCH.CU Design Workshop on Southeast Asian Urbanism(客評指導老師), 2020
• 第七屆海峽青年節對接活動(帶隊老師,中國福建閩清),2019
• 第八屆清華建築與清華文化交流營(帶隊老師,中國北京),2018
• Four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Invitatio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 New Source in Architecture"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he Universidad Central de Chile (智利中央大學主辦國際文化資產設計工作營)tutor, 2013
期刊論文

• 吳南葳,(2024),〈閱讀二戰後臺灣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之木構遺存型態〉《建築學報》(127):1-25,臺灣建築學會 (TSSCI)。 
• 吳南葳,(2020),〈交互文本與設計操作的轉化與實踐:以大三建築設計概念發展為例〉《建築學報》(建築設計教學及設計教育專刊) (113期增刊):1-18,臺灣建築學會 (TSSCI)。
• Wu, Nan-Wei and Chao-Ching Fu, (2014), “Atectonic express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from Semper’s Bekleidung to empirical projects”, Journal of Asian Architecture & Building Engineering, Vol. 13, No. 1, pp. 9-16,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A&HCI).
• 吳南葳、傅朝卿,(2013),〈構造遺存型態學:閱讀臺灣日治時期建築立面面磚的觀點〉《建築學報》 (85):161-183,臺灣建築學會 (TSSCI)。

雜誌文章 • 吳南葳,(2021),〈構築與反構築的交織〉《ta臺灣建築雜誌》 (307):62-65,臺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 吳南葳,(2019) ,〈從經典車站到中小型車站〉《臺灣學通訊》 (111):16-17,國立臺灣圖書館。
• 吳南葳,(2017),〈構造史在建築教育中的可能性〉《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87):34-36,臺灣建築學會。
專書文章 • Wu, Nan-Wei and Chao-Ching Fu, (2015), “Material that Talks: Material Use of Architectural Surface in Semiotic Implications”, Architecture Anthology I: Architectural and Urban Theory, Athens, Greece: Athens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 Research. pp. 147-159. [ISBN: 978-618-5065-82-9].
• Wu, Nan-Wei, (2012), “Structural Morphology Presented on Surface Cladding: From Structural Brick to Ornamental Tile in the Westernised Far East”, Nuts & Bolts of Construction History: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vol. 2, pp.409-416. [ISBN: 978-2-7084-0929-3].
專書著作/學位論文 • Wu, Nan-Wei. 2012. Architectonics of Seismicity: Building and Colonial Culture in Japan and Taiwan from the Meiji Period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吳南葳,2002,《臺灣日治時期建築外牆面磚之研究-以公共建築為主要探討對象》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 吳南葳,2000,《日治時期近代建築面磚材料及構法之研究》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NSC89-2815-C033-005E)。
研討會論文 • 邱姝瑜、吳南葳,2023,〈南機場社區的文化價值保存可能性與都市發展的衝突〉,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年度研討會,木質文化資產的真實性:東亞視野的跨境與鏈結,十一月十七日,台灣文化資產學會:臺灣新北。
• Wu, Nan-Wei & Wan-Tze Chien, 2023, “The Resilient Preservation of Spatial Planning: The Pre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anan New Vill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3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5 - 28 August, Kanazawa, Japan.
• 龔珮語、吳南葳、蔡淑瑩,2023,〈新冠肺炎期間社區防疫對居民認知及滿意度探討〉,2023年第十九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六月三日,中華大學:臺灣新竹。
• 龔珮語、吳南葳、蔡淑瑩,2023,〈以後疫情時代居家隔離之需求探討住宅環境規劃〉,第3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五月二十七日,台灣建築學會:臺灣高雄。
• 李恩嘉、吳南葳,2022,〈臺灣東北角石頭屋築砌初探—以紫東社區為例〉,2022 台灣文化資產學會研討會,文資四十的傳承與永續:跨域整合X文化轉譯,十一月十一日,台灣文化資產學會:臺灣桃園。
• 吳南葳,2022,〈構造遺存型態中的文化價值判斷:以黃寶瑜的故宮博物院新建與臺北城門重建為探討對象〉,華人中生代學者建築與文化遺產暨臺灣建築史學會徐明福教授紀念論壇,九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五日,台灣建築史學會:福建馬祖。
• 吳南葳,2022,〈建築設計教育中的跨文化影響:以案例分析與轉化作為探討對象〉,臺灣建築學會第3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6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六月十八日,台灣建築學會:臺灣桃園。
• 錢宛孜、吳南葳,2022,〈文化景觀與聚落之宿舍聚落建築群再利用可能性之探討〉,臺灣建築學會第3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暨第6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與建築教育論壇,六月十八日,台灣建築學會:臺灣桃園。
• 吳南葳,2022,〈建築構造史研究中的物質文化與物質性〉,亞洲近代建築與都市研究國際交流論壇:建築家的山脈,一月二十二日,台灣現代建築學會&中原大學:臺灣臺北。
• 錢宛孜、吳南葳,2021,〈探討化南新村的再利用方針:以生態博物館與名人故居切入之可行性〉,台灣文化資產學會2021年度研討會有形與無形之間:跨越科際的文化資產保存,十月三十日、十一月六日,台灣文化資產學會:臺灣臺北。
• Wu, Nan-Wei, 2021, “The Resilient Materiality of Brick in 20th Century Taiwan”, The 16th International VIRTUAL Docomomo Conference - Inheritable Resilience, 29 August -2 September, Tokyo, Japan.
• 林思靜、吳南葳,2021,〈以台灣郊區文創園區之發展來看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發展的可能性〉,2021年第十四屆物業管理研究成果發表會,六月十九日,台灣物業管理學會:臺灣臺北。
• 吳南葳,2021,〈從工業講習所到北工工設科建築組:探討建築教育中師資組成的影響〉,臺灣建築史學會學術討論會,一月九日,臺灣臺南。
• 吳南葳,2020,〈構築性的挑戰:Venturi & Scott Brown 觀點的啟發〉,2020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建築史研究發表會,九月二十六日,台灣現代建築學會:臺灣臺北。
• 吳南葳,2019,〈交互文本與設計操作的邏輯實踐:以大三設計為檢視對象〉,臺灣建築學會第三屆全國建築設計教學教案展暨建築教育論壇,六月二十三日,臺灣建築學會:臺灣臺北。
• 顏亮平、吳南葳,2018,〈建築史的文化意涵:一個批判性的思考〉,2018 臺灣建築史論壇: 文化視野中的建築史,十一月二十五日,臺灣高雄。
• 吳南葳、顏亮平,2016,〈構造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6臺灣建築史論壇:再來的建築史: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的跨域思考與實踐,十一月十九日,臺灣臺南。
• Wu, Nan-Wei, 2015, “Re-inscribing Culture and vernacular: the life of Otsuji’s Residence in Taiwan”, Practical History: History in Practice and Practice in History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10-14 November, Gwangju, South Korea.
• 顏亮平、吳南葳,2014,〈文化翻譯:臺灣近代建築發展中文化的再現〉,2014臺灣建築史論壇:人才技術與資訊的國際交流,五月二、三日,臺灣臺北。
• Wu, Nan-Wei and Chao-Ching Fu, 2013, “Material That Talks: Material Use of Architectural Surface in Semiotic Implications”, 3r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itecture, 10-13 June, Athens, Greece. (ATINER CONFERENCE PAPER SERIES No: ARC2013-0700. [ISSN: 2241-2891])
• Wu, Nan-Wei and Chao-Ching Fu, 2013, “Creativity in Dynamic Façade of Cultural Heritag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lanning and Design, 20-24 May, Tainan, Taiwan.
• Wu, Nan-Wei and Chao-Ching Fu, 2012, “Tile Application as the Indication of Modernization in Colonial Taiwan”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24-25 November, Bangkok, Thailand. (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Histor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vol. 54, p.215-219. [ISBN: 978-981-07-4311-6; ISSN: 2010-4626])
• Wu, Nan-Wei, 2012, “Structural Morphology Presented on Surface Cladding: From Structural Brick to Ornamental Tile in the Westernised Far East”, 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nstruction History, 3-7 July, Paris, France.
• Wu, Nan-Wei, 2011, “The De-materiality of Brick as Cross-cultural Fusion and Adjustment in Pre-war Japan”, South of East Asia: Re-addressing East Asia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12-14 May, Singapore.
• Wu, Nan-Wei, 2010, “The Wall as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or Uncrossed Boundary: Frank Lloyd Wright''s Imperial Hotel”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7th Annual AHRA Research Student Symposium, 22 October,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Sheffield, UK.
• Wu, Nan-Wei, 2009, “Skeuomorph instead of a/tectonics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chitectural surfaces for East Asia: two empirical projects in Taiwan”, Whose East Asia? The East Asia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under Occidentalism, 12 April, Tainan, Taiwan.
• Wu, Nan-Wei, 2007, “Tectonics and skeuomorphics: Hybrid architectures in the Far Eas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1st Annual Conference presented by the Taiwanese Society of Young Academics for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in Europe, 6-7 October, Leuven, Belgium. (Proceedings of 1st Annual Conference presented by the Taiwanese Society of Young Academics for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in Europe, pp. 71-81.)
• Wu, Nan-Wei, 2007, “Tectonics and skeuomorphics: Hybrid architectures in the Far Eas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4th Annual AHRA Research Student Symposium, 21 September,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 London, UK.
參與研究案/修復實務 國科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 「戰後臺灣建築中的反構築性與構造遺存型態學」計畫主持人 (109-2410-H-027 -002 -),2020.5.~2021.4.。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 「環境設計敏銳度的適性啟發」計畫主持人 (PHA1080112),2019.8.~2020.1.。
產學研究計畫:
• 「臺北市歷史建築大稻埕葉發商號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3.11.~2023.12.。
• 「臺北市大稻埕周邊米業空間發展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3.9.~2023.10.。
• 「臺北市華亭街31號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2.8.~2022.9.。
• 「臺北市建成圓環周邊歷史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2.6.~2022.7.。
• 「延平基督教會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0.9.~2021.10.。
• 「臺灣基督教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1.5.~2021.7.。
• 「臺北清真寺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1.3.~2021.4.。
• 「臺灣伊斯蘭建築研究」計畫主持人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委託),2020.11.~2021.2.。
修復實務:
• 縣定古蹟桃園忠烈祠修復工程 工作報告書工作團隊(桃園市政府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6
• 市定古蹟總督府山林課宿舍22及24號修復工程 工作報告書工作團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6
• 縣定古蹟盧纘祥故宅前池塘造景修復工程 工作報告書工作團隊(宜蘭縣政府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5
• 歷史建築礁溪訓練中心修復工程 工作報告書工作團隊(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5
• 市定古蹟福州街11號解體調查 工作團隊成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6
• 臺北市中正區『舊廈門街』派出所歷史建築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工作團隊成員(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6
• 臺北市歷史建築青雲閣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工作團隊成員(志榮建設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5
• 市定古蹟福州街11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工作團隊成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14
• 松山菸廠舊有房舍修繕工程規劃設計監造技術服務案 工作團隊成員(臺北市政府委託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執行),2004
• 基隆市市定古蹟基隆港合同廳舍調查研究計畫 工作團隊成員(基隆市政府委託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執行),2004
• 市定古蹟新竹專賣局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工作團隊成員(新竹市政府委託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執行),2002~2003
• 嘉義市市定古蹟嘉義火車站之調查研究 專任研究助理(嘉義市政府委託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執行),2002~2003
國科會補助參與國際研討會 • 補助參與 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onstruction History | Zurich 2024, 24 - 28 June, Zurich, Switzerland.。(113-2914-I-027-001-A1)
• 補助參與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3 on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5 - 28 August, Kanazawa, Japan.。(112-2914-I-027-008-A1)
榮譽及獲獎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10年大專院校推動雙語化學習-全英語授課教學共進計畫,2022-23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11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經費-開放式教科書(Open Textbook)導入課堂,2022-23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11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經費-混成式遠距教學,2022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110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即時反饋系統導入教學計畫,2021-22
•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2019
• 中國文化大學獎助教師指導學生研究創作計畫,2018
• 中國文化大學績優導師,2018
•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2018
• 愛丁堡大學藝術文化及環境學院學術研究委員會 (Postgraduate Studies Committee in the school of arts,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獎助學金,2009
• 愛丁堡大學藝術文化及環境學院學術研究委員會 (Postgraduate Studies Committee in the school of arts,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獎助學金,2008
• 文建會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提供研撰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學位論文之獎助學金,2002
• 國科會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獲「研究創作獎」,2000
指導碩士研究獲獎 • 龔珮語、吳南葳、蔡淑瑩,2023,〈以後疫情時代居家隔離之需求探討住宅環境規劃〉獲選第3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優秀研究成果發表獎。
設計教學指導獲獎 • 2023 指導學生楊翊“玩繞”,獲112年新北市建築師公會學生競圖佳作。
• 2022 指導學生羅詠絮、潘品誠 “映海鑲綠”,獲青灣山城Villa國際競圖最終決選。
• 2022 指導學生林煒翔、邱姝瑜&洪毓穎 “石境・隱匿光景”,獲青灣山城Villa國際競圖最終決選。
研究生指導 112:黃思源、徐逸帆
109:胡維哲
潘品誠,臺灣日式宿舍不同時期增建對於再利用之影響:比較修復前中後三個時期之增建形成之差異(2022-)
李恩嘉, 臺灣東北角石頭屋 構築形式與附加材料之運用— 以內寮蕭家莊、雞母嶺、紫東社區構造物為例 (2022-)
羅嗣硯,台灣戰後紅磚構築的文化性(2022-)
邱姝瑜,自力增建的空間型態研究-以南機場社區為例(2021-)
龔珮語,後疫情時代「防疫住宅」之研究:以居家隔離之需求探討住宅環境(2021-)
林思靜(2022),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活化與再利用成效- 對於帶動園區觀光人潮之可能性探究(2020-2022)
錢宛孜(2022),機關單位附屬住宿空間保存再利用之探討—以國立政治大學化南新村為例(2020-2022)
指導學生論文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
• 詹孝珩,臺灣文化資產修復真實性初探:以霧峰林宅大花廳為例(108-2813-C-034-056-H)